|
|
||||||||||||||||||||||||||||
聯系電話150-9477-8561程經理152-6306-5987
公司秉承“引領生能源產業,打造綠色燃料生產基地”的理念,以“不斷摸索前進,創新發展”的企業經營方針,開拓市場。以產量和市場的認同。為配合提倡的節能減排,愿與一切愛好環保的朋友結為伙伴,來共同實踐綠色低碳生活,以完善的服務合作客戶的認可。公司熱忱歡迎各界朋友前來參觀。
本公司生產的顆粒主要以木屑、鋸末為原料。生產紅木顆粒、白松顆粒、雜松顆粒,生壓塊、模板顆粒等,也可按照客戶要求生產相應的顆粒燃料。
生顆粒燃料是新一代清潔無污染鍋爐燃料,具有充分、不冒煙、成本低,環保等特點,也是我們的藍天白云工程的一代寵兒。合理利用廢棄木屑,秸稈圧縮成形。
□然玉熱點快評今年,環保部頗顯尷尬。有代表透露,他將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環保部每年在上作工作報告、接受代表評價......此外,環保部總量司司長劉炳江也坦言,現在在外面他都不敢說自己是環保部的,一次打車上班,司機看他”像是個當官的”,硬生生數落了他一路,“你看看你們把這個天搞成什么樣!”(3月5日《青年報》)惡化,自然不是環保部一家之責。但既然作為主管單位,于期間承受各界質疑,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無論是普通民眾,抑或代表,對環保部都可謂抱怨多多。這邊廂代表主張”問責”,那邊廂有的哥一路奚落......一朝身入環保部,就得忍受悲與苦--部門中人的自我發聲,以及場內的信息傳遞,都在無形間塑造著環保部門委屈、弱勢的群體肖像。說到底,飽受污染之苦的人們,實在需要”環保部”這樣的吐槽對象。倘若那位代表的提案終實現,“環保部每年在上作工作報告、接受評價。若得不到足夠代表贊成,該任部長應引咎辭職”,那么想必今后少有”部長”能不引咎辭職吧?再者說,以直接來決定行政去留,本就顯得有些粗線條。須知,一套完整的體制架構內,測度某位的得失,早有一套成熟的與流程。凡此,根本不是”得票少則退”那么簡單......全社會固然希望環保部能履職得力,可這并不意味著需要為之設立一種特殊的任免。事實上,呼吁”評價,決定環保部部長去留”的聲音,更多還是傳遞了民眾”能對其履職發表看法,并確保自己的意見能轉換成實際后果”的訴求。而長期以來的現實是,環保部門內部的任免、業績評價等事宜,一直與民眾的切實觀感脫鉤,甚至與某地的優劣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