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施耐德機房空調參數
機房建筑與空調的關系
(一)機房樓層的選擇和空調的關系
機房的樓層最好選擇在大樓的二、三層,因為每一臺精密空調都有一臺室外機組(冷凝器),機房安裝的環境往往直接影晌到精密空調的制冷效果,因此對于精密空調外機的安裝也需予以必要的考慮,一般精密空調外機多安裝于裙樓頂層或大樓頂層的平臺等通風散熱比較好的地方,而其與內機的距離則一般為外機往上12M(約3層樓),往下4M(約1層樓)。距離太長效果則差,因此在樓層選擇方面對此也需給予充分的考慮。
(二)機房圍護結構與節能
建筑節能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提高建筑物供暖、空調設備的效率以及改進運行管理方式;二是改善建筑物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增強建筑物自身的隔熱、防熱能力,降低室外氣候對室內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減少建筑物的供暖空調負荷。從節能角度出發,建筑物的窗墻比即指窗戶洞口面積與房間立面單元面積(含窗洞面積)的比值,必須受到一定限制。GB50176一1993《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規定:當建筑物外部窗戶采用單層窗時,窗墻比不宜超過0.3,當采用雙層窗或者單框雙層玻璃時,窗墻比不應大于0.4。
在選擇機房場地時,主機房的房間宜盡量減少外墻和外窗,如不可避免時,盡量將機房設在北側,也可將有外窗一側設置內部通道或者將外窗封閉。機房的外墻、相鄰的非空調房間或溫差較大的空調房間的內墻、樓板、頂棚應采用保溫材料做絕熱措施,避免在機房的另一側產生結露現象。
(三)機房建筑平面與機房空調
機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間布局應具有適當的靈活性,主機房的主體結構宜采用大開間大跨度的柱網,可以提高機房的使用率,空調氣流通暢。
1.空調系統化分原則
機房在平面布局上一般包括主機房、基本工作間、第一類輔助房間、第二類輔助房間、第三類輔助房間,空調系統化分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1)能保證室內要求的參數。即在設計條件和工作條件下均能保證達到室內溫度、相對濕度、凈化的要求。
(2)對環境溫濕度、潔凈度工作時間要求一致的房間集中布置。
(3)初投資和運行費用綜合起來較為經濟。
(4)便于管理且維護簡單。
(5)盡量減少一個系統內的各房間相互的不利影響。
(6)要盡量減少送風距離。
2.機房平面布局與空調系統
(1)機房分布在同一樓層。中小型計算機機房,主機房、基本工作間與輔助房間一般設置在建筑物的一個樓層。主機房的各個房間,如主機及外設室、網絡機房、磁帶機房宜集中布置,采用機房專用空調系統,專用空調機組宜布置在相鄰的房間內并且靠近給排水接點。基本工作間、輔助房間采用舒適性空調系統,可利用建筑物原有中央空調或者根據功能房間的需要采用獨立的舒適性空調系統。
(2)機房分布在一個建筑物多層或一個建筑群。大型計算機機房,規模較大,根據數據處理業務類別不同,一般分布在一個建筑物多層,或者一個建筑群中。在機房布局時,宜將主機房設置在一個建筑物的較低樓層,采用機房專用空調系統,分層設置空調區,各層專用空調機組宜安裝在建筑物的同一側,便于冷媒管、給排水干管統一安裝。基本工作間和輔助房間可根據與主機房的關系分布在其他樓層或其他建筑物中,采用建筑物中央空調或獨立的舒適性空調系統。
(四)機房建筑空間與機房空調
機房建筑空間上應滿足特殊氣流組織形式的要求,機房凈高(高架地板距天花板高度),應按機柜高度、線槽走線形式、通風要求確定,宜為2.4~3.0m。如果采用下送風上回風方式,高架地板下高度宜在350mm以上,天花板距主梁的高度宜在300mm以上,同時可以敷設各類管線。如室內回風,也宜留有一定的空間,根據美國2005年4月發布的TIA942《數據中心通信基礎架構標準》中規定:大中型數據中心機房天花板距最高設備頂部宜留有460~600mm空間;如果采用上送風方式,則高架地板下只需滿足線槽安裝即可,適用于層高較低機房。
施耐德機房空調參數
施耐德華東區域總代理 機房恒溫恒濕精密空調專用空調
機房空調是一種專供機房使用的高精度空調,因其不但可以控制機房溫度,也可以同時控制濕度,因此也叫恒溫恒濕空調機房專用空調機,另因其對溫度、濕度控制的精度很高,亦稱機房精密空調。能夠充分滿足機房環境條件要求的機房專用精密空調機是在近30年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一個新機種。早期的機房使用舒適性空調機時,常常出現由于環境溫濕度參數控制不當而造成機房設備運行不穩定,數據傳輸受干擾,出現靜電等問題。但是如何設計空調制冷系統以保障機器的安全運轉,則很少見到報道,通常都是建筑公司或機器設備廠家負責制冷設備的安裝,雖然制冷設備是裝上了,但使用以后是否存在問題則很少有人關注,通常多數人只關心機器房的制冷設備是否能夠達到所要求的溫度(是否夠涼),卻極少去關心其它問題,比如濕度問題,溫度是否合適,某個位置是否有外部潮熱空氣進來造成結露等。這里群壇空調網總結了一些設備維修中有關空調制冷系統所造成的故障原因加以分析,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起看看。
機房空調常見故障
1空調溫度太高,造成機器不能開機或損壞。
機房內設備有明確的工藝參數要求,如溫度22±1℃,濕度60±5% 但是經常有碰到空調溫度太高,造成機器不能開機或損壞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的發生,通常都是由于制冷設備故障所造成的。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機房室溫太高的話,常常會發生設備散熱不良而損壞,這在平常的修理中也是經常碰到的。
2由于溫度太低造成機器工作不穩定的情況。
眾所周知,半導體器件通常都是溫度較高時較活躍,溫度較低時性質較穩定、不那么靈敏。因此在溫度較低時,某些半導體器件也常會工作錯誤,特別是有晶振的IC振蕩電路,常有溫度低造成不能起振的情況。
3溫度太低,造成機器金屬部分結露。
如果室內溫度太低,而室外溫度則又熱又濕,當整個整個機器的內外溫度都達到約16℃(機房的空調是長年不關,恒溫調節的),因而開門后(沒有風屏蔽)室外熱濕空氣被磁體線圈的散熱風機吸入機內,遇冷結露后形成水滴,在有高壓的地方引起打火,燒穿電路板形成短路,引發故障。這種時候要把空調設為除濕狀態,使濕度很快降下來,不用多久,機器也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4空調系統的布局不全理,造成局部濕度太大,引發故障。
很多時候由于廠家工程師,屏蔽施工工程隊、土建工程隊和空調安裝工程隊各自為政,都是完成自己所負責的部分工程,協調性較差。特別是廠家工程師經驗不足,對中國南方潮濕氣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設計中未加以考慮。
機房空調日常維護工作
1、控制系統的維護
對空調系統的維護人員而言,在巡視時第一步就是看空調系統是否在正常運行,因此我們首先要做以下的一些工作。
1)從空調系統的顯示屏上檢查空調系統的各項功能及參數是否正常;
2)如有報警的情況要檢查報警記錄,并分析報警原因;
3)檢查溫度、濕度傳感器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
4)對壓縮機和加濕器的運行參數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在每天早上的第一次巡檢時,要把前一天晚上壓縮機的運行參數和以前的同一時段的參數進行對比,看是否有大的變化,根據參數的變化可以判斷計算機機房中的計算機設備運行狀況是否有較大的變化,以便合理地調配空調系統的運行臺次和調整空調的運行參數。當然,對目前而言有些比較老的空調系統還不能夠讀出這些參數,這就需要晚上值班的工作人員多觀察和記錄。
2、壓縮機的巡回檢查及維護
1)聽—用聽聲音的方法,能較正確的判斷出壓縮機的運轉情況。因為壓縮機運轉時,它的響聲應是均勻而有節奏的。如果它的響聲失去節奏聲,而出現了不均勻噪音時,即表示壓縮機的內部機件或氣缸工作情況有了不正常的變化。
2)摸—用手摸的方法,可知其發熱程度,能夠大概判斷是否在超過規定壓力、規定溫度的情況下運行壓縮機。
3)看—主要是從視鏡觀察制冷劑的液面,看是否缺少制冷劑。
4)量—主要是測量在壓縮機運行時的電流及吸、排氣壓力,能夠比較準確判斷壓縮機的運行狀況。
當然對空調壓縮機我們還需要檢查高、低壓保護開關、干燥過濾器等其他附件。
3、冷凝器的巡回檢查及維護
1)對專業空調冷凝器的維護相當于對空調室外機的維護,因此我們首先需要檢查冷凝器的固定情況,看對冷凝器的固定件是否有松動的跡象,以免對冷媒管線及室外機造成損壞。
2)檢查冷媒管線有無破損的情況(當然從壓縮機的工作狀況及其它的一些性能參數也能夠判斷冷媒管線是否破損),檢查冷媒管線的保溫狀況,特別是在北方地區的冬天,這是一件比較重要的工作,如果環境溫度太低而冷媒管線的保溫狀況又不好的話,對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轉有一定的影響。
3)檢查風扇的運行狀況:主要檢查風扇的軸承、底座、電機等的工作情況,在風扇運行時是否有異常震動機風扇的扇也在轉動時是否在同一個平面上。
4)檢查冷凝器下面是否有雜物影響風道的暢通,從而影響冷凝器的冷凝效果;檢查冷凝器的翅片有無破損的狀況。
5)檢查冷凝器工作時的電流是否正常,從工作電流也能夠進一步判斷風扇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
6)檢查調速開關是否正常,一般的空調的冷凝器都有兩個調速開關,分為溫度和壓力調速,現在比較新的控制技術采用雙壓力調速控制,因此我們在檢查調速開關時主要是看在規定的壓力范圍內,調速開關能否正常控制風扇的啟動和停止。
今天群壇空調網給大家總結了這些機房空調常見設置不當所引起的故障以及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內容。空調維護保養工作不但影響空調機組本身運行和機房安全,而且還會影響空調機組能耗。只有及時、定期、規范地開展空調維護保養工作,才能使得機組穩定、高效運行,才能確保機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