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冷軋‘藍精靈’團隊目前有10個人,成員都很年輕,最大的30出頭,學歷都達到了博士、碩士,我們這個團隊特點就是一有新點子立即付諸實踐,無須走繁瑣流程,這在鋼鐵這個老牌傳統行業里是不多見的。”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冷軋專業工程師任新意,今年35歲,是團隊年齡最大的“藍精靈”,他告訴記者,小到易拉罐,大到汽車板材,市面上能見到的鋼鐵外殼,在首鋼京唐公司都能生產,而且企業年輕,設備領先,不僅在生產技術上達到自動化水平,還給了年輕技術人員很大的施展空間。
“完整的鋼產品生產工藝,包括把融化的鐵水去除雜質,加入合金元素,煉成鋼材板坯,再進行熱軋、冷軋。冷軋時,鋼板越寬、越薄,在高溫下越容易出現浪形,導致斷帶。一些名牌汽車的外殼用的正是寬而薄的鋼板,并且對表面質量要求高,成品率低。很多企業都不敢接這類外殼的訂單,但我們‘藍精靈’決心闖出一條路來,攻克這個難題。”任新意告訴記者,從2014年起,經過2年的反復實驗,憑借敢闖敢拼的勁頭和不懈努力,“藍精靈”團隊最終解決了超寬鋼板容易斷帶的問題。
為了盡快出結果,“藍精靈”們曾堅守46個小時不眠不休,只為煅燒出完全符合要求的鋼板。為了保障產品的穩定性,大伙兒反復試驗,連續幾個月守在崗位上,最終根據數據開發出軟件系統,只需在界面上輸入要求的產品規格,就能陸續穩定地生產出產品,“這樣的成果無疑令大家覺得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這項‘超寬冷軋高端汽車面板穩定化生產配套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項目,去年獲得了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也給我們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任新意說。
“藍精靈”團隊秉承了“人才培養與創新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彌補了研究人員缺乏實際經驗的短板,成員雖然只有10名,但科研模式非常靈活。只要一個“藍精靈”提出方案,就可以從科研隊伍和生產線上自選隊員,自組科研隊伍,這種靈活的科研模式也讓團隊始終保持著青春的活力和旺盛的創新力。
一組數據證明這個團隊的創新力:整個團隊的科研成果共獲得省部級獎勵5項,市級獎勵2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
“藍精靈的特點便是永遠充滿活力,我們團隊會努力行走在科研前沿的道路上,成為一支有追求、有擔當、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團隊,為社會為企業創造出更豐碩的科研成果。”任新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