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產品參數 | |||
|---|---|---|---|
| 品牌 | 萬澤錦達 | ||
| 回程油壓 | <25MPa | ||
| 鋼絞線預留長度 | 600mm | ||
| 油泵壓力 | 63MPa | ||
| 油泵功率 | 4kW | ||
| 質保 | 兩年 | ||
| 產地 | 山西太原 | ||
| 發(fā)貨周期 | 一日內 | ||
| 張拉力 | 50T~500T | ||
| 張拉行程 | 200mm | ||
| 可售賣地 | 全國 | ||
| 用途 | 橋梁預應力張拉 | ||
多跟錨索張拉千斤頂 液壓前卡式穿心頂

智能張拉系統(tǒng)介紹:
???智能張拉是指不依靠工人手動控制,而利用計算機智能控制技術,通過儀器自動操作,完成鋼絞線的張拉施工。在如今的橋梁道路建設中,預應力施工被廣泛應用,其中關鍵工序——張拉,其施工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結構的耐久性,但是傳統(tǒng)張拉施工,純靠施工人員憑經驗手動操作,誤差率很高,無法保證預應力施工質量。不少橋梁因為預應力施工不合格,被迫提前進行加固,嚴重的甚至突然垮塌,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智能張拉技術由于智能系統(tǒng)的高精度和穩(wěn)定性,能完全排除人為因素干擾,有效確保預應力張拉施工質量,是目前國內預應力張拉領域進的工藝。
?

智能張拉系統(tǒng)工作原理:
????智能張拉系統(tǒng)由系統(tǒng)主機、油泵、千斤頂三大部分組成。預應力智能張拉系統(tǒng)以應力為控制指標,伸長量誤差作為校對指標。系統(tǒng)通過傳感技術采集每臺張拉設備(千斤頂)的工作壓力和鋼絞線的伸長量(含回縮量)等數據,并實時將數據傳輸給系統(tǒng)主機進行分析判斷,同時張拉設備(泵站)接收系統(tǒng)指令,實時調整變頻電機工作參數,從而實現高精度實時調控油泵電機的轉速,實現張拉力及加載速度的實時控制。系統(tǒng)還根據預設的程序,由主機發(fā)出指令,同步控制每臺設備的每一個機械動作,自動完成整個張拉過程。
?
智能張拉系統(tǒng)主要功能與特點
1、施加應力
智能張拉系統(tǒng)能控制預應力張拉施工過程中施加的預應力值,將誤差范圍由傳統(tǒng)張拉的±15縮小到±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7.12.2第二款規(guī)定“張拉力控制應力的精度宜為±1.5”。)
2、及時校核伸長量,實現“雙控”
系統(tǒng)傳感器實時采集鋼絞線數據,反饋到計算機,自動計算伸長量,及時校核伸長量誤差是否在±6以內,實現應力與伸長量“雙控”。(《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7.6.3款規(guī)定“預應力筋采用應力控制方法進行張拉時,應以伸長量進行校核 其偏差應控制在±6”。)
3、對稱同步張拉
一臺計算機控制兩臺或多臺千斤頂同時、同步對稱預應力張拉,實現“多頂同步張拉”工藝。(《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7.12.2第1款規(guī)定“各千斤頂之間同步張拉力的允許誤差為±2”。)
?

智能張拉與傳統(tǒng)張拉的對比技術比較表.
?
比較內容 | 傳統(tǒng)手工張拉 | 預應力智能張拉系統(tǒng) | |
1 | 張拉力精度 | ±15 | ±1 |
2 | 自動補張拉 | 無此功能 | 張拉力下降1時,錨固前自動補拉至規(guī)定值 |
3 | 伸長量測量與校核 | 人工測量,不準確,不及時,未能及時校核,未實現規(guī)范規(guī)定“雙控” | 自動測量,及時準確,及時校核,與張拉力同步控制,實現真正“雙控” |
4 | 對稱同步 | 人工控制,同步精度低,無法實現多頂對稱張拉 | 同步精度達±2,計算機控制實現多頂對稱同步張拉 |
5 | 加載速度與持荷時間 | 隨意性大,往往過快 | 按規(guī)范要求設定速度加載和按規(guī)范要求的時間持荷,排除人為干預 |
6 | 卸載錨固 | 瞬時卸載,回縮時對夾片造成沖擊,回縮量大 | 可緩慢卸載,避免沖擊損傷夾片,減少回縮量 |
7 | 回縮量測定 | 無法準確測定錨固后回縮量 | 可準確測定實際回縮量 |
8 | 預應力損失 | 張拉過程預應力損失大 | 由于張拉過程規(guī)范,損失小 |
9 | 張拉記錄 | 人工記錄,可信度低 | 自動記錄,真實再現張拉過程 |
10 | 安全保障 | 邊張拉邊測量延伸量有人身安全隱患 | 操作人員遠離非安全區(qū)域,人身安全有保障 |
11 | 質量管理與遠程監(jiān)控 | 真實質量狀況難以掌握,缺乏有效的質量控制手段 | 便于質量管理,質量追溯,提高管理水平、質量水平,實現質量遠程監(jiān)控 |
?
萬一發(fā)生著火,要沉著快速處理,首先要切斷熱源、電源,把附近的可燃物品移走,再針對燃燒物的性質采取適當的滅火措施。但不可將燃燒物抱著往外跑,因為跑時空氣更流通,會燒得更猛。常用的滅火措施有以下幾種,使用時要根據火災的輕重,燃燒物的性質,周圍環(huán)境和現有條件進行選擇:石棉布:適用于小火。用石棉布蓋上以隔絕空氣,就能滅火。如果火很小,用濕抹布或石棉板蓋上就行。干沙土:一般裝于砂箱或砂袋內,只要拋灑在著火物體上就可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