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通UPS不間斷電源供貨商
華為UPS電源代理商
沈陽四通UPS電源代理商
沈陽四通UPS電源代理商
對于高檔微機、入門級服務器與工作組級服務器的電源保護來說,后備式UPS的性能未免單薄一些,在線式UPS的價格又高了一些,此時性能價格比極高的在線互動式UPS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小型系統的電源保護不僅要有斷電保護與穩壓功能,還要求轉換時間短,有濾波與抗脈沖干擾等高級功能。四通MD系列提供了這樣的解決方案:同后備式相比較,在線互動式有更短的轉換時間(小于4ms),這能滿足服務器、路由器等網絡系統的要求;有凈化濾波功能,能吸收尖峰、浪涌等市電干擾;穩壓精度高,特別適合于市電環境較差的地區;MD系列也有長延時機型,能夠外配大容量蓄電池實現長時間供電,智能電池管理系統既能快速充電又能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同在線式相比較,在線互動式的性能雖然稍遜一籌,然而價格的優勢足以彌補,并且許多初級服務器系統并不必一定要配備在線式UPS。
總之,本著經濟實用、夠用好用的原則,四通MD系列在線互動式UPS是您精明的選擇。
重要參數
電池類型:高能密封免維護鉛酸蓄電池(不可...
輸入電壓范圍:220±30%V
輸入頻率范圍:50±15%Hz
輸出電壓范圍:220±10%V
輸出頻率范圍:50±1%Hz
充電時間:8小時回充至90%滿電位
基本參數編輯
UPS類型:后備式
額定功率:1KVA
輸出插座:四個國標
電池類型:高能密封免維護鉛酸蓄電池(不可外配大容量蓄電池)
電池容量:外置電池
充電時間:8小時回充至90%滿電位
輸入輸出參數編輯
輸入電壓范圍:220±30%V
輸入頻率范圍:50±15%Hz
輸出電壓范圍:220±10%V
輸出頻率范圍:50±1%Hz
保護
過載能力:過載140%UPS自動關機
其它參數編輯
噪音值(dBA):<40
環境參數:溫度:0-40℃,濕度:10-90%(25℃)
外觀尺寸:130×190×350mm
產品重量:12kg
保修信息編輯
保修政策:全國聯保,享受三包服務
質保時間:1年
詳細內容:產品自售出之日起7天內,產品在正常使用狀況下,發生功能性故障,顧客憑有效票及三包憑證可選擇退貨、換貨或維修。產品自售后之日起15天內,產品在正常使用狀況下,發生功能性故障,顧客憑有效發票及三包憑證可選擇換貨或維修。產品在正常使用狀況下,實行"整機保修1年"政策。維修更換保外零件可免費保修90天,由維修網點負責。
ups不間斷電源哪個牌子好,四通Stone
四通UPS電源誕生于1992年,多年來始終致力于不間斷電源行業的科技發展與革新。自問世以來,憑借“高檔產品,中檔價格,以性能、品質和服務去贏得用戶”的市場戰略,取得了較好的業績,產品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是UPS行業的領導品牌之一。
四通UPS電源的業務前身為中外合資北京上申四通電源有限公司,后經資源優化組合,于2000年10月注冊成立了北京光華四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全面負責四通UPS的生產制造與銷售服務。
四通故事
公司規模
公司共擁有50余家獨資、合資聯營企業,4個海外分支機構,職工3000多人。自80年代以來,在層出不窮的中國企業中,以民有民營的模式發展高新技術,由小做大,百折不撓地奮斗至今,四通被公認為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四通16年走過的道路,是一條改革開放之路四通16年不變的創新精神,代表了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之魂。
科技浪潮
1984年5月,四通誕生于世界新科技浪潮與中國改革洪流交匯之地的中關村。在沒有政府一分錢投入,沒有國家科研院所做依托的條件下,一群辭去公職的科技人員借款2萬元辦起了公司。依據“自籌資金、自由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原則,憑借勇于探索,銳意開拓的創新精神,成就了初創期的輝煌。
80年代,四通主要致力于辦公自動化產品的開發經營。公司成立的1984年,對M2024打印機進行二次開發并投放市場,獲得巨大成功。1985年又完成M1570彩色打印機的二次開發并迅速占領市場,效益顯著。1986年由四通集團研制開發的第一代MS系列文字處理機——MS-2400誕生。之后以MS系列文字處理機的銷售為契機,開始建立遍及中國各地的營銷服務網,極大地促進了四通的發展,四通文字處理機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達到85%以上,為中國辦公自動化事業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以此拳頭產品為支撐,80年代的四通以每年300%的增長率高速發展
人物經歷
清華大學畢業的段永基,在經歷過被“發配”武都,衣食無著落、淪為“無業游民”的8年艱苦生活之后,考上了北京航空學院,拿到碩士學位后進入航天部621所研究室,并當上了研究室副主任。在研究室的日子里,“不安分”的段永基帶著研究室里的職工跟四通合作搞創收,并“叫囂”著“我們今年??衣機……”。盡管得到職工的愛戴,卻被某些人戴上了“福利主義”的帽子,一怒之下離開了研究室。但是研究單位主任級的位置也為段永基在日后的四通與政府的良好關系打下了基礎。
在那個中國經濟改革從農村向城市擴展的1984年,一批科技人員辭去公職,向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公社借了兩萬元啟動資金下海創辦了中國首批民營高科技企業——四通公司。辭去公職的段永基被逼上梁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到處不留爺,爺去找四通”。四通創始人萬潤南的力邀,使段永基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四通公司在打天下的80年代主要致力于開發經營辦公自動化產品。秉承技巧型經營理念的段永基多方“化緣”籌措資金并領導MS系列中英文文字處理機的市場調研、開發和生產,親自組建全國營銷網絡,使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5%以上,支撐了80年代的四通每年300%的高速增長,并一度壓倒卡西歐、理光、夏普等在當時風頭正勁的洋品牌,為中國辦公自動化進步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然而輝煌猶如曇花一現留存在中關村企業歷史上。1989年以后,倉促完成權利交接的四通由段永基全面主持工作。作為企業戰略制定者的他,在此時犯了一個戰略性失誤。他雖然意識到公司單一產品所占份額過大無異于引鴆止渴,但仍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坐失PC發展契機。之后的四通4S激光照排,也以虎頭蛇尾告終。雖然屢屢飲恨,但段永基迅速調轉船頭,轉做商業專用機。1997年3月,國務院正式發文,大規模推行金稅工程。此時段永基與政府得天獨厚的關系,使四通成為金稅辦公室組成單位之一,介入生產計稅收款機、增值開票機的“御用制造”。
“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卻也因為不能適應生態環境而消亡了。”1991年在經歷了短暫迷茫期后,段永基提出以股份化、集團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為核心的“二次創業”。四通將多元化調整到一定范圍內,改變早期的游擊隊做法,形成電子領域的多元化合力。對于信息產業,段永基認為不能做“倒爺”,“與巨人同行”在合作中提升自己才是正途,三井、松下、三菱,微軟等大公司的手都與四通握在了一起。逐步形成了包括票據打印機、商用和稅控收款機、工控、圖文、半導體芯片等產品的電子經營系統,建立和發展了照明電氣產業,并以系統集成和信息服務為主打。四通系龐大的群艦已有50余家全資、合資及聯營企業,4個海外機構,直接控股或是間接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達到數家。
產權問題就像勒在企業頭上的“緊箍咒”,平時不覺得,發作起來真要命。四通是個民營企業,按理產權的問題會相對簡單,但是歷史卻開了四通一個玩笑,使它成了段永基“永遠也說不清楚、你也絕對聽不明白的問題。”作為民營高科技企業的拓荒者,80年代初期的四通別無選擇,只能適應當時的形勢給自己找一頂“紅帽”戴上——掛著四季青鄉企業的招牌,這也是四通所謂“集體所有制”企業性質的由來。這也為其將來的產權糾紛埋下了極大的隱患。為解決產權問題,段永基10年潛心四通改制,為中國企業的產權改革譜寫了一段悲壯的歷史。早在1988年前后,以吳敬璉為首的工作組便進駐四通破解產權迷局。1990年9月,剛剛上任四通總裁的段永基下了結論:大氣候和小環境都不允許四通急于求成解決產權問題,只能暫時先“掛”起來。1992年2月小平南巡,全國為之一振。四通人迅速向主管部門多方出擊,贏得“北京市股份制改革試點第一家”的歷史機遇,上報方案以四通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北京四通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股份改造主體,先將其資產部分量化到員工頭上,再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但官方的意見為:四通上市本身就是敏感之舉,先動存量更是敏感中之敏感,建議緩行。此事再次不了了之了。
1998年,四通改制再起波瀾。段永基清楚地看到,因為種種歷史的和現實的因素,四通不能分,只有買,在接觸了幾家金融機構后,段永基想到了“經理層融資收購”,創造性地引進了由四通經營層融資收購四通產權的改制思路,此舉被稱為中國第一起MBO(即經理層融資收購)。為了MBO行動進展更順利,段永基還把“經理層”的范疇擴大至經理層和所有員工。他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MBO。1999年,借助MBO,四通投資公司(新四通)成立。然而到2000年時,為理順產權關系而進行的MBO卻突生變數。老四通并沒有接受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的安排,而且新四通似乎又變成了四通集團的一個新項目,盡管新四通擁有原來四通集團中盈利最好的核心部分(四通香港上市公司四通電子),但是在不少業務上與老四通有相當的重合。老四通依舊把持著四通信息技術公司、四通寬帶網絡公司、四通生物醫藥公司核心業務,基本屬于四通計劃中的IT和生物醫藥兩個方向。加上四通投資公司的增長率也不夠,對老四通的優良資產購并顯得遙遙無期。新四通患上了“四通后遺癥”。
既然“說不清也聽不明白”,段永基不說了,但是段永基并沒有停止努力。事實上,通過高明的“財技”和多年來積累的資源,段永基正在把四通產權改革這一未完成的革命,漸漸推進到新的領域和境地。新四通夭折并未終止他強有力的邏輯,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而已。在1999年打造新四通平臺的時候,他就大膽設計:四通集團將逐步消亡,其資產和業務將以“新四通”模式逐步被“新四通2”、“新四通3”等等接走。2001年12月21日,四通巨光輕悄墜地,半年之后,當它作為“新新四通”被發現的時候,它已經完成了收購四通電子(HK 0409)16.64%的股權、與上海健特(SZ 00416)合作兩件大事。媒體喻此為四通MBO戲劇第二章。至此,以段永基為首的四通管理層,聯同巨人和光彩集團兩大鐵腕外力加盟,成立四通巨光,向四通集團購入四通投資的股權,借此清除四通投資的阻力,并借助兩大民企的資金實力,真正開始收購四通集團的資產。1999年應時而生的四通投資(即“新四通”)在轟轟烈烈中開始,在無聲無息處被架空,將沉重的使命交給了“新新四通”。而老四通除了一堆無人認領的股權和債權已經成為一件擺設。
1999年,資本市場上的丑聞主角“瓊民源”被停牌兩年后,北京住總集團總公司據說懷揣7個億前來“救駕”。這樁被很多股民視為“功德無量”的重組,誕生了中關村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兩個多月后,時任四通董事長的段永基“受北京市委、市政府委托”出任中關村科技的總經理,“應征入伍”成為高級“打工者”。段永基面對的中關村科技是一個下屬17家企業,100%是做房地產的“科技”公司。所以段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中關村科技“由一個傳統上市公司,向高新技術上市公司轉變”。
段永基首先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將一些房地產企業退還給了住總集團總公司。跨完這長達一年的一步,中關村科技擁有了建設、生物醫藥、通信、投資四大板塊。重組是一件漫長的事情,所以段永基與中關村科技不得不選擇“長短結合,今天和未來結合”,一方面有著長遠的計劃,另一方面要保證今天的贏利。中關村建設每年給提供超過一億的利潤,但這不夠;廣東的CDMA項目,2000年度實現毛利7,415萬元,這也不夠;四環制藥今年的利潤將達到5,000萬,這也不夠……要成功轉型,估計需要20億的資金。為此,段必須直面被他指斥為“有病的股市”、“精神病”的股市。他的偉大計劃還需要這個充滿短視和投機的資本市場的的支持。“中關村”招募新股,資本劍鋒直指電信霸主的寶座,增發的12,000萬股籌資的9個項目中,有6個與通信有關,總投資額近10億元。此外,“中關村”又與北京歌華集團各占50%的合資公司,為北京有線電視網惟一的接入和內容提供商;旗下的森泰克正式向全國推出“奧星天網”;與微軟及“左手”四通共同成立中關村軟件等等。
段永基通過近兩年的摸索和準備,終于為中關村科技找到了“科技”的真正含義。創造了“條條道路通羅馬”的段永基所施展的法力十分驚心動魄,整整1年時間,段永基把長期修練的功夫全部施展到資本的戰場,并發揮得淋漓盡致。有市場人士說,段的功力足以讓新生代資本家學三年的。長袖善舞段永基可能不是一個企業英雄,但他運籌資本的力量,已近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