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
、為減少精煉費用,原料糖已從低純度過渡到高純度從96~97%原糖精煉成高級精糖的加工費用約80~100美元/噸,80年代美國C&H煉糖廠在夏威夷組織該地原糖廠生產 VLC原糖(Very low color),純度提高到99.2%,色值1500IU,灰份0.2%,供C&H煉糖,據稱精煉費用減少7.50美元/噸,南非也生產99.4%原糖,稱為VHP(very high pol),比較暢銷,澳洲也隨著生產99%純度的原糖。提高原糖純度的方法,各施各法,以控制低成本。夏威夷除在澄清過程加入脫色助劑如Talodura等之外,并將乙糖混合糖漿成糖糊,作甲糖底料,糖漿加強過濾等措施,VLC的出現甚至使精煉過程省去復篩這一工序,以及省掉一級磷酸上浮。精煉糖廠用99%以上的原糖作原料,可以簡化操作降低成本,將會提高購入原料糖(單位糖重)的價格(以含糖份計算),而愈來愈多的原糖廠也必將趨向從生產96糖轉為生產99%以上的原糖,以取得更好的收入。
3、我國近年生產高質量白糖的狀況
我國白糖用于制造高級飲料大概每年達一百萬噸左右。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在美國采用精糖為原料,色值25IU以下,灰份0.015%,價錢高于耕地白糖約100~120美元/噸,但是在中國沒有精糖來源,只有極少量的精幼砂(主要產自廣州華僑糖廠和廣東江門甘化廠)。故國內多數高級飲料廠是從碳酸法糖廠或亞法糖廠購入質量較好的白糖,經過回溶,加入過濾助劑及活性炭過濾后使用,主要是除去絮凝物及不溶于水雜質,估計若有精糖生產,如價格合算,他們可能采用。
國外從原糖(絕大部分是96或97%的粗糖)生產精糖的工藝過程十分復雜,中國尚未有從96、97原糖生產精糖的經驗。沿海幾間大糖廠進口96~97%原糖只能生產優級糖,一般采用雙磷雙浮法,已有十多年的生產經驗。方法是原糖復篩回溶后加入300~350ppm(對固溶物)磷酸及硫熏加灰,用硫量每噸糖約4kg,分兩次加入,然后加熱入上浮器,清糖漿再加磷酸中和,連上一次共500ppm(對固溶物),再入上浮器,清糖漿煮成優級白糖。
我國也有用耕地白糖為原料,經活性炭或脫色樹脂處理后生產比較高質量的精糖,華僑糖廠和江門甘化廠對此已有近20年的經驗。將白糖回溶后用千分之三的活性炭粉處理后過濾,可煮成精幼砂,色值低于20IU,灰份低于0.01%。其他亞法糖廠產品回溶后用粉狀活性炭過濾處理也能生產精幼砂(色值30IU,灰份0.02%)。
4、我國發展精糖生產的途徑
有一種意見說應將生產耕地白糖的亞法糖廠改為用石灰法生產96~97%原糖的糖廠,生產的原糖集中到精煉糖廠生產精糖,和國外這部分甘蔗糖廠看齊。但從上又可知,這是一百多年來走過的老路,加以國內并沒有從96~97原糖精煉的經驗。這個技術還得從國外引進。
國外近年已趨向生產99%糖份的原糖,問題在我們用什么方法去生產。我國現有的糖廠多是亞法和少數碳法,應當利用亞法糖廠的原有設備來生產高純度原糖,若用現有的一級白糖或二級白糖為原料,耗用硫磺較多,(8~10公斤硫/噸白糖),產品中SO2 含量大,對生產精糖不利。倘若利用現有設備用低硫熏生產二級糖比較有利,60年代中山糖廠曾用低硫熏工藝生產,用硫量降到當時用量(6-7公斤/噸糖)的一半,即約3公斤/噸糖,產品可達二級,好處是解決蒸發罐的積垢問題,后因糖質量達不到一級而中止使用。用以生產99%原糖應不成問題。
用現有的雙磷雙浮法精煉99%的原糖,精糖質量達到色值30IU,灰份0.015%(精幼砂標準)應不成問題。倘能以適當的價格供應市場,我國現有的約100萬噸飲料用糖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銷售對象。這是我國實現發展精糖生產比較現實的途徑,并且還有在市場變化的情況下,應變能力較強,靈活性較大的優點。
5、一步法產精糖是發展方向
傳統的二步法生產精糖,在國外已趨向舍棄。精煉糖廠改為用一步法生產,主要的考慮是二步法精煉糖增加一次結晶,多耗能源。經甘蔗直接生產精糖的一步法,在國外已成為許多人的研究目標。上文所提用膜分離后的清汁再經脫色樹脂處理,可生產30IU的精糖是一個苗頭,采用的脫色方法可以用活性炭,也可用臭氧等,目的是朝一步法走,是努力方向,《ISJ》(國際糖業雜志)2003年第3期有文章提出“在甘蔗糖廠生產白糖將不用回溶和精煉,精煉工藝應在10年內淘汰”的大膽預測。我國廣大糖業集團的研發部門不能忽視,在這方面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部門合作,共同趕上時代的步伐。
東方凈水水處理的行業知識:
東方凈水在線QQ:414222901
東方凈水聯系人:張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