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狀釬料膏狀釬料是由釬料合金粉末、釬劑及黏結劑所構成的膏體,優點在于容易實現釬料量的控制,便于復雜結構的裝配和易于實現釬焊過程的自動化。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需要將粉末狀釬料與釬劑混合并用溶劑調成糊狀來使用,這也可稱之為膏狀釬料。近年來隨著微電子組裝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應用,對膏狀釬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電子膏狀釬料(也稱釬料膏)通常由釬料粉和釬料載體(軟釬劑、溶劑、活化劑和調節流變特性的介質等)組成。釬料粉是釬縫金屬的主要來源,釬料粉的形狀以球形為主,粉末的顆粒度要均勻一致。顆粒度一般取149μm(100目)、74μm(200目)、63μm(250目)、46μm(300目)、和45μm(320目)等幾級,以適應不同的涂覆方式。釬料膏中的釬料粉的質量分數通常在75%~90%左右,為了獲得釬焊后較高的金屬沉積量,常取質量分數為85%~90%。
釬料載體在室溫下應是液體或凝膠體,在85℃以下迅速干燥,并在釬焊溫度下維持其活性。載體主要由松香或樹脂、溶劑、活化劑和流變改性劑組成。松香是釬劑的主體,常用水白松香。活化劑可以是有機胺、有機酸或氨基鹽酸鹽等,根據其活性程度可分為“R”級(無活性)、“RMA”級(中度活性)、“RA”級(完全活性)和“OA”級(較高活性)等幾個級別。“RA”和“OA”級因具有較高的腐蝕性很少用于微電子領域。溶劑主要用于調節液體的流動性和黏度,為保證釬膏長期使用,溶劑可選用單種或多種有機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