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UTP非屏蔽雙絞電纜線RVS雙絞線非屏蔽雙絞線
UTP網線由一定長度的雙絞線和RJ45水晶頭組成。
2、電氣特性區
做好的網線要將RJ45水晶頭接入網卡或HUB等網絡設備的RJ45插座內。相應地RJ45插頭座也區分為三類或五類電氣特性。RJ45水晶頭由金屬片和塑料構成,制作網線所需要的RJ一45水晶接頭前端有8個凹槽,簡稱“8P”(Position,位置)。3金屬觸點
UTP非屏蔽雙絞電纜線RVS雙絞線凹槽內的金屬觸點共有 8個,簡稱“8C”( Contact,觸點),因此業界對此有“8P8C”的別稱。特別需要注意的是RJ45水晶頭引腳序號,當金屬片面對我們的時候從左至右引腳序號是1~8,序號對于網絡連線非常重要,不能搞錯。4傳輸距離
雙絞線的最大傳輸距離為 100m。如果要加大傳輸距離,在兩段雙絞線之間可安裝中繼器,最多可安裝4個中繼器。如安裝4個中繼器連接5個網段,則最大傳輸距離可達500m。
EIA/TIA的布線標準中規定了兩種雙絞線的線序568A
與568B。
標準568A:
綠白——1,綠——2,橙白——3,藍——4,藍白——5,
橙——6,棕白——7,棕——8
標準568B:
橙白——1,橙——2,綠白——3,藍——4,藍白——5,
綠——6,棕白——7,棕——8 、
5、兼容性
為了保持最佳的兼容性,普遍采用EIA/TIA 568B標準來制作網線。在整個網絡布線中應用一種布線方式,但兩端都有RJ-45插口的網絡連線無論是采用568A標準,還是568B標準,在網絡中都是可行的。雙絞線的順序與RJ45頭的引腳序號—一對應。 10M、100M以太網的網線使用 1、2、3、6編號的芯線傳遞數據,而 1000M網卡需要使用四對線。
正線(標準568B):兩端線序一樣,線序是: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反線(568A):一端為正線的線序,另一端為: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
T568A標準連線順序從左到右依次為:1-綠白、2-綠、3-橙白、4-藍、5-藍白、6-橙、7-棕白、8-棕。
T568B標準連線順序從左到右依次為:1-橙白、2-橙、3-綠白、4-藍、5-藍白、6-綠、7-棕白、8-棕。
1輸出數據(+)
2輸出數據 (-)
3輸入數據 (+)
4保留為電話使用
5 保留為電話使用
6輸入數據 (-)
7保留為電話使用
8保留為電話使用
由此可見雖然雙絞線有8根芯線,但在目前廣泛使用的百兆網絡中,實際上只用到了其中的4根,即第1、第2、第3、第6,它們分別起著收、發信號的作用。于是有了新奇的4芯網線的制作,也可以叫做1-3、2-6交叉接法,這種交叉網線的芯線排列規則是:網線一端的第1腳連另一端的第3腳,網線一端的第2腳連另一端的第6腳,其他腳一一對應即可,也就是在上面介紹的交叉線纜制作方法中把多余的4根線拋開不要。
標準中要求1、2、3、6、4、5、7、8線必須是雙絞。這是因為,在數據的傳輸中,為了減少和抑制外界的干擾,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均以差分方式傳輸,即每一對線互相扭在一起傳輸一路差分信號(這也是雙絞線名稱的由來)。
所謂的差分信號是指一根線以正電平方式傳輸信號,另外一根線
以負電平方式傳輸同一信號,當線路中出現干擾信號時,其對兩根線的影響是相同的,因而在接收端還原差分信號時就可以屏蔽掉該干擾信號(可以理解為差分的兩路信號執行減運算)。從雙絞線抑制干擾的原理可以看出,每對線進行雙絞的目的是為了抑制干擾信號,提高傳輸質量;因而我們在制作雙絞線的接頭時,一定不要將傳輸差分信號的一對線分開,否則將大大影響網絡的傳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