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何選取合適的網線
首先來談談是使用STP,還是UTP。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也是廠家之間長期爭議的問題。因為在什么情況下用屏蔽,什么情況下用非屏蔽很難明確。后來國內某權威機構確定一個原則,主要以綜合布線所處的區域內存在的電磁干擾場強來確定是否使用STP,這個指標就是每米3伏。如果低于每米3伏的,可選用非屏蔽線,否則應選用屏蔽線,或采用屏蔽的措施或采用光纖。將纜線布放在金屬的鋼管或線槽中并確保接地,或者增加電纜和干擾源的間距,都能起到屏蔽的作用。實際上在工程中,干擾場強每米大于3伏的情況很少,可以說90%的場合都是低于每米3伏。因此并不建議大家盲目選用屏蔽系統,而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因為即使高于每米3伏的地方,采取一定的屏蔽措施,也能降低干擾源的影響。再說目前對于屏蔽布線工程屏蔽效果檢驗的測試標準和測試儀表尚未解決,使用屏蔽系統自然也會使用工程造價提升不少。
WAN通信電纜WAN信號電纜最后來談談在千兆以太網到底是用6類還是用光纖的問題。如果網絡是100M的,5類與超5類都是不二的選擇,根本沒有必要用6類或光纖;如果網絡是1000M的,到底是用5E還是6類還是光纖呢?曾經有很多文章建議用6類線,但是筆者不敢茍同,因為一是六類線纜的連接結構并沒有改變,與超5類線纜一樣,但與目前廣泛使用的插接模塊(RJ45)完全不兼容;二中盡管6類線纜速率可達200M到250M,施工費用卻高得很多,施工難度也比較高。再說現在的光纖價格基本上達到用戶已能承受的階段,所以對于對帶寬要求較高且資金充裕的企業,建議選擇光纖到桌面布線;資金不很寬裕的企業在千兆以太網上用5E基本上就足夠了。
現在布線技術的發展基本上是半年出現一個新的熱點,但我認為纜線的發展必然有一個限度,利用雙絞線原理傳輸信號的電纜發展到6類就差不多到了盡頭。隨著光纖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其價格已呈下降趨勢,加之光纖具有電纜無法比擬的抗干擾、安全、高帶寬等優勢,使它已越來越接近用戶,同以往只是干線采用光纖的情況相比,現在光纖已經鋪設到樓,將來可能會直接到戶,其發展前景一片"光"明。至于6類銅線,價格昂貴(對整個系統而言,而不是僅指雙絞線本身),而且安裝工藝復雜,對工程維護要求高,不便普遍應用,更不大可能會是銅線普遍應用的終結,5E最有可能是終結。因為6類產品的結構與現在的布線產品不同,存在一個反向兼容問題,而且都為屏蔽的產品,會給工程施工帶來一定的難度。如果光纖和光/電轉接器件按照現有趨勢發展,成本進一步下降,也許6類產品會和4類產品一樣成為過渡產品。布線廠商并推千兆布線產品:一是“5E”;二是“6類”。在選擇產品時要冷靜地考慮選擇何種布線系統,最終結果還是由應用決定。目前,千兆以太網主要是作為網絡主干用,很難說什么時候真正用于水平子系統到桌面,恐怕到了那時候,用什么產品情況又變了。因為銅纜終將無法超越自身的帶寬、傳輸距離和電磁干擾的限制,替代它的仍將是光纖,或者是未來的某種傳輸介質。
WAN通信電纜WAN信號電纜五類網線跟六類網線的區別:
五類線的標識是“CAT5”,帶寬100M ,適用于百兆以下的網;超五類線的標識是“CAT5E”,帶寬155M,是目前的主流產品;六類線的標識是“ CAT6”,帶寬250M,用于架設千兆網,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連接使用并無不同,只是使用的場合和成本不一樣。
為什么雙絞線分三類 四類 五類?他們區別是什么?
雙絞線按電氣性能劃分的話,通常分為:三類、四類、五類、超五類、六類、七類雙絞線等類型,原則上數字越大,版本越新、技術越先進、帶寬也越寬,當然價格也越貴了。我們在為局域網選購線材時一般來說是選購五類或超五類網線,因為三、四類雙絞線一般是使用在10M/bps的以太網中,而五類雙絞線能滿足現在日趨流行的100M/bps的以太網,超五類雙絞線主要用于將來的千兆網上,但現在也普通應用于局域網中,因為價格方面比五類線貴不了多少,現在已有六類線了,一般用于ATM網絡中, 雙絞線又可分為:屏蔽雙絞線和非屏蔽雙絞線,大多數局域網使用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為布線的傳輸介質來組網,網線由一定距離長的雙絞線與RJ45頭組成。
超5類線,以及最新的6類線,前者線徑細而后者線徑粗。如下:
超五類線:超5類具有衰減小,串擾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減與串擾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時延誤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類線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網(1000Mbps)。
六類線:該類電纜的傳輸頻率為1MHz~250MHz,六類布線系統在200MHz時綜合衰減串擾比(PS-ACR)應該有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類的帶寬。六類布線的傳輸性能遠遠高于超五類標準,最適用于傳輸速率高于1Gbps的應用。
六類與超五類的一個重要的不同點在于:改善了在串擾以及回波損耗方面的性能,對于新一代全雙工的高速網絡應用而言,優良的回波損耗性能是極重要的。六類標準中取消了基本鏈路模型,布線標準采用星形的拓撲結構,要求的布線距離為:永久鏈路的長度不能超過90m,信道長度不能超過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