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為2026-2030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明方向。文件多處提及與儀器行業緊密相關的發展戰略,為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和發展機遇。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高端儀器位列其中
《建議》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部分明確提出,要完善新型舉國體制,采取超常規措施,全鏈條推動包括高端儀器在內的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這凸顯了高端儀器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關鍵地位,意味著未來國家資源將更集中地投向高端儀器領域的研發突破,解決該領域長期存在的“卡脖子”難題,提升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水平。
科研基礎設施投入加大 直接拉動科學儀器市場
《建議》提出要“強化科技基礎條件自主保障,統籌科技創新平臺基地建設”,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布局建設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蒲谢A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試平臺的建設與升級,將直接帶動對科研級分析儀器、計量設備、實驗裝置等的采購與更新需求??茖W儀器作為科研活動的基石,將受益于國家在科研基礎設施領域的持續投入。
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求 催生智能化、高端化需求
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部分,《建議》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同時,要求推動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儀器儀表作是實現智能化、數字化不可或缺的基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必然對高端、智能、在線監測等儀器設備產生巨大需求,為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多領域協同發展 拓展儀器應用場景
《建議》提出多個重點發展方向,為儀器行業開辟了廣泛的應用前景。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如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等領域的創新研發與產業化,均離不開先進的檢測分析、計量測試和過程控制儀器作為基礎支撐。同時,美麗中國建設的持續推進,對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系統監測提出了更高要求,將穩定并擴大環境監測儀器的市場需求。數字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和“人工智能+”行動的實施,預示著智能傳感器、高精度數據采集設備以及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儀器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在加快建設健康中國的背景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完善、創新醫療器械的研發以及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將持續帶動生命科學儀器、醫療診斷設備及相關分析儀器的技術升級與市場增長。
創新體系與產業生態構建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
《建議》強調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更多承擔國家科技攻關任務。同時,提出要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這對于儀器行業,尤其是眾多致力于技術創新的中小型和專精特新企業而言,是明確的利好信號。政策導向將鼓勵儀器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并在創新生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從被列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到與科技創新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綠色低碳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深度融合,儀器行業在“十五五”規劃中被賦予了更高的期望和更重要的使命。面對這一系列政策機遇,儀器行業需緊抓科技自立自強的核心要求,聚焦高端突破,加強融合創新,以期在“十五五”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