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氧乙烷氣體報警器的安裝位置需遵循以下核心要求,以確保檢測準確性并預防事故:
一、安裝位置選擇原則
-
泄漏源附近
報警器應安裝在環氧乙烷可能泄漏的區域,如儲罐、輸送管道、操作臺、閥門接口等附近,確保能第一時間捕捉泄漏氣體。 -
避免氣流干擾
遠離通風口、門窗、換氣扇等氣流較大的地方,防止氣體被快速稀釋或吹散,導致檢測誤差。 -
根據氣體密度確定高度
- 環氧乙烷比空氣重(蒸汽比重略大于空氣),安裝高度通常為距地面 30-60cm,便于捕捉低處積聚的氣體。
- 傳感器探測口需朝下,確保準確檢測泄漏氣體。
二、具體場景安裝要求
-
工業生產場所
- 生產車間:安裝在生產設備、管道接口附近,覆蓋整個作業區域。
- 儲存倉庫:安裝在儲罐下方或泄漏源附近,實時監測倉庫內氣體濃度。
- 運輸車輛/集裝箱:使用便攜式報警器,固定在車輛內部或集裝箱門附近,監測運輸過程中的泄漏。
-
醫療與實驗室環境
- 滅菌室:安裝在滅菌柜附近或室內,確保滅菌過程中氣體濃度不超標。
- 實驗室/手術室:安裝在操作臺下方或通風不良區域,防止實驗或手術中氣體泄漏。
-
應急響應場景
- 應急團隊需攜帶便攜式報警器,進入泄漏現場時優先部署在泄漏源下風向,快速評估氣體濃度。
三、防護與固定要求
-
外殼防護
報警器外殼需具備 防爆、防塵、防水 功能,適應惡劣環境(如化工廠、倉庫)。 -
穩固安裝
使用專用支架或固定件,確保報警器不會晃動或脫落,避免因振動導致檢測誤差。 -
電源與接地
- 使用穩定電源供電,防止電壓波動影響設備運行。
- 確保接地良好,防止靜電或雷電損壞設備。
四、聯動與報警配置
-
聲光報警
當檢測到環氧乙烷濃度超過預設閾值時,報警器需立即發出 聲光報警,提醒人員撤離。 -
聯動安全設備
與通風系統、噴淋裝置、緊急切斷閥等聯動,自動啟動排風或滅火措施,控制事故擴大。 -
報警值設置
- 一級報警值:通常設為 10ppm(低濃度預警)。
- 二級報警值:通常設為 20ppm(高濃度危險,需立即采取行動)。
五、維護與校準要求
-
定期校準
安裝后需進行初始校準,之后每 6-12個月 校準一次(或按廠家建議),確保檢測精度。 -
傳感器更換
電化學傳感器壽命通常為 2年,需定期更換以避免失效。 -
清潔與檢查
定期清潔報警器外殼和傳感器,檢查電源、信號線是否正常,防止因灰塵或腐蝕導致故障。
六、合規與標準依據
- 遵循 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3836系列防爆標準 等國家標準。
- 醫療場所需符合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確保滅菌過程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