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金晟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金晟蘭”)無組織排放超低排放改造部分的評估監測進展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官網正式公示。該改造項目由九九智能環保于2024年8月承建,并于2025年2月全面完成,目前相關設施運行穩定,標志著廣東金晟蘭在無組織排放治理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為企業整體實現超低排放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超低排放智能管控平臺建設方案
根據超低排放改造對有組織、無組織及清潔運輸等方面的綜合要求,九九智能環保建設了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實現對鋼鐵生產全流程的集中監測與智能控制,有效避免傳統單一環節改造帶來的局限性。平臺以污染物“測-控-治”為核心,支持對空氣質量監測設備與治理設施的線上集成管理,滿足“邊監測、邊治理”的實時治理需求。
在無組織排放管控方面,該平臺嚴格遵循超低排放技術規范,系統接入并整合了涵蓋“物料輸送”(378個)、“生產工藝”(93個)、“粉狀物料輸送”(17個)及“物料存儲”(25個)在內的共513個排放源信號。目前所有信號均已按照企業管控要求完成數據接入與存儲,實現了無組織排放全過程的數據可視化監測與常態化智能管控。
超低排放無組織監測監視方案
無組織排放源點TSP監測方案
基于現場踏勘與工藝分析,九九在關鍵產塵區域合理布設51套TSP監測儀,實現對無組織排放顆粒物的全面實時監測。
廠界、道路及重點污染區域監測系統
依據廠區平面布置及相關政策文件要求,建立了覆蓋全廠的廠界、道路與生產區域環境監測體系。系統持續采集無組織排放監測數據、視頻監控信息及空氣質量參數,確保污染動態可溯可查。
易產塵點高清視頻監控
遵循相關政策要求,在料場出入口、煉鋼車間頂部、鋼渣處理間等易產塵點位安裝高清視頻監控設施,確保視頻數據完整存儲不少于3個月,為污染源可視化管理提供依據。
環衛車輛智能調度系統
在現有清掃車輛上加裝定位裝置,實時獲取車輛位置與運行軌跡,并基于廠區3D模型實現動態展示與追蹤。系統支持軌跡存儲與回放,便于回溯歷史作業情況。同時,可接入智能管控平臺,實現對環保清潔車輛與多功能抑塵車的自動調度,提升道路揚塵治理效率。
物料存儲(料棚)治理
根據現場踏勘情況,針對廢鋼水平加料車間料棚內部產塵行為,實施了全覆蓋抑塵治理,有效遏制生產過程中揚塵擴散。在電爐水平加料段,部署超細霧炮與AI攝像裝置,結合“AI視覺粉塵識別系統”,實現了對區域內粉塵濃度的實時識別、智能分析與精準定位。
在石灰大棚、鋼渣中間庫及鋼渣車間等重點區域,同步安裝了超細智能霧炮與TSP粉塵監測儀。系統平臺預設粉塵濃度報警閾值,當TSP濃度超標時,可自動遠程啟停霧炮設備,實現抑塵治理的閉環控制,確保粉塵濃度快速恢復至正常范圍。
根據超低排放改造相關政策要求,洗車臺安裝位置應距離料場出口小于5米。為此,九九智能環保在料場進出口安裝了5套智能洗車機,每套均配備視頻監控系統及水、電等數據計量裝置,實現了對車輛沖洗全過程的實時監控與數據采集。此外,針對業主實際需求,項目特別定制了三通道洗車機,顯著提升了車輛清洗效率和整體作業能力。
清潔運輸改造
通過將現有門禁系統及地磅計量系統數據集成至超低排放智能管控平臺,實現了對運輸車輛信息的全面數字化管理。平臺實時采集并展示包括車輛運輸物料類型(原料、燃料、輔料、廢污、成品)、名稱、重量、運輸類型(收/發貨)、來源地、目的地、進出廠時間、抓拍圖片、車牌號及排放階段(VIN)等關鍵數據,形成完整、可追溯的清潔運輸電子臺賬,為超低排放管控提供數據支撐。
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分析
根據物料儲存、物料輸送以及生產工藝過程的詳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①企業建立了完整的無組織排放源清單,經過詳細的現場核查,所有物料儲存、物料輸送、生產工藝過程控制措施滿足《意見》要求;
②根據物料儲存環節霧炮、汽車沖洗等裝備現場核查配置情況,物料輸送及生產工藝過程環節除塵器運行分析情況,結合現場核查階段企業無組織控制措施運行情況,可以認定企業無組織廢氣排放控制設施運行正常;
③通過現場核查物料儲存外部及周邊覆塵情況、現場測量物料輸送煙粉塵捕集罩罩面風速、核查物料輸送落料點、生產工藝環節及各生產廠房煙粉塵外逸情況,可以認定企業現場核查期間內煉鋼、鋼渣處理等無組織排放源點無可見煙粉塵外逸,廠區整潔無積塵。
綜上所述,評估認定廣東金晟蘭無組織環節達到超低排放水平。
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取得的效果
廣東金晟蘭積極貫徹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持續引入先進清潔生產技術與污染治理手段,近年來系統推進廠區環保設施升級改造。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原為無組織排放的石灰石原料上料、鋼渣風淬、合金上料等環節已全面轉為有組織排放,大幅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實現顆粒物年排放量減少24.94噸。
環境保護是一項持續改進的系統工程。廣東金晟蘭深入踐行“綠shui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未來,將在現有超低排放成果基礎上,持續推進生產工藝優化與污染治理能力提升,不斷鞏固減排成效。同時,進一步完善智能化管控平臺功能,逐步實現生產全過程智能化管理與污染排放實時精準控制,致力于打造環境友好、生態和諧的花園式鋼鐵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