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苯氣體報警器的安裝高度需根據氣體密度確定,比空氣重的氣體(如二甲苯)應安裝在距地面0.3米至0.6米的高度,具體規定及依據如下:
一、安裝高度規定
-
核心原則
二甲苯氣體密度大于空氣,泄漏后會下沉并在地面附近積聚。因此,探測器需安裝在氣體易積聚的下層空間,確保能快速捕捉濃度變化。 -
具體高度范圍
- 距地面0.3米至0.6米:此高度可覆蓋二甲苯泄漏后的主要積聚區域,縮短響應時間。
- 優先選擇0.3米至0.6米內的易泄漏位置:如儲存罐、管道接口、閥門等區域1米范圍內,進一步確保監測有效性。
二、規范依據
-
國家標準
-
GB 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明確規定檢測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安裝高度宜距地坪(或樓地板)0.3米至0.6米。 -
GB/T 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
延續上述要求,并補充檢測比空氣略重的氣體時,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下方0.5米至1.0米。
-
GB 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
行業實踐
-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要求檢測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檢測器安裝高度距地坪0.3米至0.6米,與國家標準一致。 -
實際應用案例:
在二甲苯儲存罐區、管道接口等場景中,探測器通常安裝在距地面0.3米至0.6米的高度,并通過固定支架或墻壁安裝確保穩定性。
-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三、其他關鍵要求
-
環境條件
- 溫度:-20℃至50℃,避免極端溫度影響傳感器性能。
- 濕度:低于95%RH,防止水汽導致誤報或損壞。
- 干擾源:遠離蒸汽、油煙、強電磁場等區域,確保檢測準確性。
-
安裝位置選擇
- 泄漏源附近:優先安裝在易泄漏位置1米范圍內,縮短響應時間。
- 氣體滯留區域:如通風不良的角落或設備底部,避免監測盲區。
- 避免氣流干擾:不得安裝在換氣扇、房門等風量流動大的位置,防止氣體被快速稀釋導致漏報。
-
覆蓋范圍與間距
- 單臺探測器有效覆蓋半徑約7.5米,大空間需按間距≤15米均勻布置。
- 通風不良區域需加密安裝,良好通風環境下可結合氣流方向調整高度。
-
固定與操作空間
- 固定方式:采用抱管、墻壁或支架固定,確保牢固性。
- 操作空間:安裝位置應預留至少0.5米操作空間,便于定期校準、清潔傳感器及故障排查。
